
回顾|开源之夏校园行苏州大学站圆满结束
2024-04-23 发布44 浏览 · 0 点赞 · 0 收藏
2024年4月20日,开源之夏2024校园行第二站如期走进苏州大学。本次校园行由开源之夏、苏州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放原子校源行共同组织。来自苏州大学开源社团、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Euler、openGauss、墨客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社区代表、开发工程师等围绕高校与开源、开源项目经历、开源社区运营、开源软件的发展等主题与现场师生展开分享交流。
苏州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俞莉莹为本次活动致辞,苏州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自开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并积极投身开源工作,还通过开设开源课程、参与开源活动等方式,立足长三角科创走廊,面向先进制造业,坚持把优秀开源人才培育和开源实践相结合,积极传播开源文化,推动开源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
苏州大学开源社区负责人代表、计算机爱好者协会运营部部长任航同学介绍了苏州大学开放原子开源社团及校内开源活动:Python讲座、Hackathon编程马拉松、技术知识推送等等。
开源之夏运营负责人李梦做开源之夏活动介绍,总结了开源之夏2020-2024的五年历程以及学生参与开源之夏的经验和建议。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李明康向同学们分享了高校在开源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和开源教育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开源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国内开源教育案例;介绍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校源行和“春耕计划”的成果。
openEuler&openGauss社区运营经理梅相如介绍了在华为主导开源与贡献开源双策并举下蓬勃发展的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和领先的企业级开源关系型数据库——openGauss,并与同学们分享如何参与社区贡献的流程以及开源之夏项目任务。
墨客社区创始人,墨干理工套件作者,三鲤网络创始人,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技术顾问沈达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分享了自己十一年的开源之旅,介绍了墨干理工套件的由来和应用以及墨客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程师 & openEuler RISC-V 测试团队负责人吴洁介绍了由中科院软件所组织的openEuler RISC-V SIG的发展历程、测试相关工作成果以及目前开放的参与方式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PLCT实验室项目总监RISC-V Ambassador吴伟以开源软件作为承载全人类知识的基础设施为题展开分享,从现代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发展历程、自由软件运动、开源社区发展、贡献开源等多方面展开了论述。
活动现场互动及会后合影
来源:开源之夏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ZqvA3Tx2nAzGAyEUvxr_MQ